最新消息:故事梗概沈长泽是哪本小说的
-
旧友重逢:大四学生姜舒在图书馆偶然遇见高中暗恋对象沈长泽,发现他已是新兴科技公司CEO,"星辰科技"刚刚完成B轮融资。
-
意外合作:姜舒的毕业论文涉及AI情感识别领域,恰好与沈长泽公司的研究方向一致,两人因共同导师张教授的推荐开始学术合作。
-
日常互动:在研究过程中,两人从最初的拘谨到逐渐熟悉,通过深夜实验室的加班、创客空间的偶遇等情节展现默契与暗流涌动的情愫。
-
事业危机:沈长泽公司面临投资方压力,要求快速商业化可能损害伦理边界,他必须在企业生存与学术理想间做出抉择。
-
情感升温:当沈长泽遭遇职场困境时,姜舒不请自来地出现在他家楼下,带着热腾腾的宵夜和关键性算法突破,两人关系迎来转机。
本次写作重点围绕姜舒与沈长泽从重逢到产生工作默契的过程,通过实验室场景、深夜交谈等情节展现两个性格迥异的年轻人如何在专业领域擦出火花,以及沈长泽面临创业压力时姜舒给予的支持。
《邂逅星辰:沈长泽姜舒高甜重逢与双强成长录》
初夏的阳光透过图书馆落地窗洒在木质桌面上,姜舒眯起眼睛,伸手调整了一下笔记本电脑的角度,她正在和一组复杂的数据搏斗,键盘敲击声在安静的空间里格外清晰,作为计算机系大四学生,她的毕业论文《基于深度学习的面部微表情情感识别》已经修改到第七稿,导师张教授的批阅意见几乎覆盖了整页文档。
"需要帮忙吗?"
一道低沉的男声从头顶传来,姜舒条件反射地抬头,一杯冰美式出现在视野里,顺着那只骨节分明的手往上看,她的呼吸骤然停滞——沈长泽正俯身看着她,金丝眼镜后那双桃花眼微微弯起,嘴角挂着熟悉的浅笑。
"你..."姜舒的喉咙发紧,指尖无意识地蜷缩起来,三年不见,当年那个总是穿着校服在操场打篮球的学长,如今一身剪裁考究的深灰西装,领口别着枚简约的银色胸针,整个人散发着成熟男性特有的气质。
"还记得我?"沈长泽自然地在她对面坐下,推过咖啡,"看你对着屏幕皱眉半小时了,这杯算校友福利。"
图书馆的中央空调突然显得温度过低,姜舒努力控制表情,接过咖啡时却还是被冰凉的杯壁激得轻颤。"怎么会不记得,高中物理竞赛班的传奇学长。"她抿了一口咖啡,苦得皱眉,"现在回校当客座教授?"
"比那更有趣些。"沈长泽从西装内袋取出名片,烫金的"星辰科技CEO"字样在阳光下闪闪发亮,"去年刚完成B轮融资,最近在和张教授合作情绪识别算法项目。"他说着指了指她的电脑屏幕,"看你的研究方向很像我们正在做的。"
命运的齿轮在这个下午悄然转动,当张教授得知两位得意门生重逢后,当即拍板让姜舒加入校企合作项目组,三天后的晨会上,姜舒抱着一摞参考资料推开星辰科技的会议室门,发现整面玻璃墙都写满了数学公式,而沈长泽正踮脚在最顶端添加一个新的符号。
"早。"他头也不回地说,"把第三页的贝叶斯推论模型放投影仪上。"语气熟稔得仿佛他们昨天才一起吃过晚饭。
姜舒愣了下,随即笑道:"沈总对新来的实习生都这么自来熟?"
沈长泽终于转身,白板笔在指尖转了个圈:"只对你。"阳光穿过他的发梢在地面投下细碎光斑,"毕竟高中时帮你补习过三年物理。"
记忆如潮水涌来,高二那年姜舒物理险些挂科,是竞赛班的沈长泽每周雷打不动给她补课两小时,记得最后一次补习结束是个雪夜,他送她到公交站,雪花落在他睫毛上像星星的碎屑,后来他没参加高考直接保送MIT,连告别都仓促得像场幻觉。
"在想什么?"沈长泽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
"在想..."姜舒打开笔记本电脑,"你当年教我的受力分析,现在用来分析你公司的股权结构正合适。"
两人相视一笑。
项目推进比预期顺利,姜舒发现沈长泽公司的算法有处关键缺陷——过度依赖静态表情库导致动态微表情识别率不足,而这正是她论文的核心创新点,某个加班的深夜,当她第三次推翻自己的修正方案时,实验室门被轻轻叩响。
"还没走?"沈长泽拎着两盒关东煮靠在门框上,领带松散地挂在脖子上,姜舒这才发现窗外早已华灯璀璨,实验室只剩她一人。
"卡在特征提取这步。"她揉着太阳穴苦笑,"像在迷宫里找出口。"
沈长泽放下食物,凑近屏幕查看代码,淡淡的雪松香气笼罩过来,姜舒突然想起高三那年运动会上,跳高夺冠的他也是这样弯着腰,笑着问她要不要试试看。
"试试这个。"他修长的手指在键盘上敲出一段新代码,肩膀不经意擦过她的发梢,屏幕上的识别准确率瞬间提升8个百分点。
姜舒睁大眼睛:"你怎么想到的?"
"秘密。"沈长泽眨眨眼,递给她一串鱼丸,"大学时在MIT媒体实验室偷师的结果。"
他们并肩坐在实验室窗台上吃宵夜,远处城市灯火如星河倒悬,沈长泽说起创业初期的困境:曾被二十家VC拒绝,最困难时团队只剩三人挤在车库改装的办公室里。
"有天上演示系统崩溃,我当着投资人的面手写完了全部算法流程。"他笑着摇头,"意外拿到第一笔天使投资。"
姜舒注视着他说起代码时发亮的眼睛,忽然明白为什么星辰科技能在两年内崛起——这个男人对技术的热爱纯粹得令人心悸。
转机出现在项目中期汇报当天,姜舒通宵完成的动态捕捉模块惊艳全场,却被资方代表质疑商业化前景,会议结束后,她抱着资料在茶水间深呼吸,玻璃门外传来沈长泽罕见的高声:"李总,科研不是快餐店!"
"小沈,投资人要的是可落地的产品。"秃顶的中年男人声音冰冷,"不是大学生的毕业设计。"
透过磨砂玻璃,姜舒看到沈长泽的背影绷得像张拉满的弓,他沉默几秒后开口,每个字都掷地有声:"那我宁愿星辰明天就倒闭。"
门被猛地拉开,沈长泽大步走出时与姜舒四目相对,他眼中未褪的怒意瞬间化为慌乱:"你..."
"我都听到了。"姜舒递给他一杯温水,"谢谢。"
那晚公司天台,沈长泽罕见地点了支烟,月光下他的侧脸线条锋利如刀,"抱歉让你看到难堪的一面。"
"我更难堪的事你都见过。"姜舒仰望星空,"记得高二期中考试前我紧张到吐在你书包上吗?"
沈长泽笑出声,烟灰随风散入夜色,他突然问:"为什么选择情感识别?"
"因为..."姜舒拢了拢被风吹乱的头发,"人类总在隐藏真实感受,而我想读懂那些沉默。"
沈长泽久久凝视她,仿佛要透过虹膜看进灵魂深处,烟头明灭间,他轻声道:"其实当年去美国前,我去你们班找过你。"
姜舒心头一跳:"什么时候?"
"毕业典礼那天,你在台上弹钢琴,我站在礼堂最后排。"夜风卷起他的衬衫下摆,"本想道别,结果听完《星空》就看到你和闺蜜哭着抱在一起...突然觉得自己很多余。"
记忆中的片段逐渐清晰,那天她确实演奏了德彪西的《月光》,却因为暗恋三年的学长即将远渡重洋而泪流满面,原来他们之间的距离,曾经不过是一个转身。
"沈长泽。"姜舒鼓起勇气,"如果现在..."
他的手机突然震动,投资总监发来紧急会议通知,沈长泽皱眉看完消息,无奈地掐灭烟:"我得去处理这个烂摊子。"
走下天台前,他忽然转身:"周末公司团建去淀山湖,要来吗?"
姜舒点头的瞬间,看见他眼角弯起细小的纹路。
周六的淀山湖阳光明媚,姜舒踩着点到集合地点时,星辰科技的员工们已经三五成群地聊开了,穿着浅蓝连衣裙的她显得格格不入,正犹豫要不要打招呼,人事总监林婧已经热情地迎上来。
"姜博士!沈总说你会来,我还不信呢。"林婧挽住她胳膊,压低声音,"他今早特意叮嘱准备素食便当,说你对海鲜过敏。"
姜舒耳根发烫,高中时那次食物过敏休克,居然是沈长泽陪她去医务室的,没等她回答,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自行车队缺个人,要加入吗?"
转身时沈长泽的装扮让她怔住——纯白T恤配牛仔外套,阳光下像个大学生,他推着辆薄荷绿的山地车,把头盔递给她时指尖微凉。
骑行队伍沿着湖岸线前进,姜舒很快落在最后,某个上坡路段,她的链条突然卡住,眼看大部队越来越远,沈长泽不知何时折返到她身边。
"技术问题?"他单脚撑地停在她身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