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水不流外田第18部分阅读肥水不流外田第18部分阅读

频道:攻略集锦 日期: 浏览:1081

最新消息:肥水不流外田第18部分阅读小说肥水不流外人田的意思是什么

张文山站在田垄上,汗水顺着黝黑的脸颊滑落,七月末的阳光毫不吝啬地倾泻在这片土地上,远处的水稻田泛着油绿的光泽,长势正好,他弯腰掬起一把泥土在手心里揉了揉,湿润的黑土散发着熟悉的腥甜气息。

"文山哥!"远处传来清脆的呼喊声,张文山抬头,看见林小荷提着一个竹篮朝他跑来,她穿着淡蓝色的棉布连衣裙,两条辫子在身后欢快地跳跃着,像是田埂上突然绽放的一朵野花。

"小荷,慢点跑,小心摔着。"张文山直起身子,擦了擦手迎上去。

林小荷气喘吁吁地在他面前停下,脸上带着掩饰不住的笑意:"你看,我家果园的桃子熟了,妈让我拿几个过来给你尝尝。"

竹篮里躺着七八个圆润饱满的水蜜桃,表皮泛着粉红色的光泽,隐隐透出香甜的气息,张文山心里一暖,自从半年前他帮林家解决了果园的灌溉问题,两家的走动越发频繁起来。

肥水不流外田第18部分阅读肥水不流外田第18部分阅读

"替我谢谢婶子。"张文山接过篮子,特意看了看林小荷被太阳晒得通红的脸蛋,"这么热的天,你该等傍晚再来的。"

林小荷抿嘴一笑:"我妈说趁新鲜才好吃,对了..."她从口袋里掏出一张叠得整齐的纸,"村主任让我把这个交给你,好像是县里来考察的通知。"

张文山展开纸张,上面写着县农业发展局将于三天后来考察清水村的特色农业项目,他深知这意味着什么——如果考察顺利,村里的农产品将有机会进入县里的绿色食品直供渠道。

就在两人说话间,远处传来一阵发动机的轰鸣声,一辆漆面锃亮的黑色轿车沿着村道缓缓驶来,在田间小路边停下,车门打开,走下来一个西装革履的中年男人。

"哟,这不是马老板吗?"张文山眉头微微一皱,马金富是县里有名的农产品收购商,前些年压价收购村里的粮食,给乡亲们留下了不太好的印象。

马金富摘下墨镜,朝着张文山走来,笑容满面:"张老弟,好久不见啊!听说你们村的有机大米种得不错,我特意过来看看。"

张文山不着痕迹地挡在林小荷前面,淡淡道:"马老板消息真灵通,不过这季稻子还在生长期,恐怕要让您白跑一趟了。"

"哈哈哈,没关系没关系。"马金富拍拍张文山的肩膀,"我就是先来打声招呼,联络联络感情。"他的目光越过张文山,落在林小荷身上,"这位是...林家的小女儿吧?都长这么大了。"

林小荷不自在地往张文山身后躲了躲,马金富当年曾经想低价收购林家的果园,被她父亲严词拒绝,两家的梁子在那时就结下了。

张文山察觉到气氛不对,开口道:"马老板,要不我们去村委会详谈?恰好县里要来考察,您要是有什么想法,可以一起商量。"

马金富眯起眼睛:"县里考察?什么时候的事?"

"三天后。"张文山晃了晃手中的通知,"发展局的王副局长带队。"

马金富的笑容僵硬了一瞬,很快又恢复如常:"那正好,我也认识王副局长,到时候我一定来作陪。"他掏出一张名片递给张文山,"这是我的新号码,咱们常联系。"

目送马金富的轿车远去,林小荷才长出一口气:"文山哥,他来干什么?肯定没安好心。"

张文山捏着名片若有所思:"估计是听说我们村的农产品准备走直供渠道,坐不住了。"他转向林小荷,"今晚我得召集合作社的人开个会,你也来听听吧。"

"我?"林小荷指着自己鼻尖,"可我只是..."

"你现在是林家的代表。"张文山打断她,"你父亲身体不好,果园的事情迟早要交给你,再说了,"他顿了顿,目光柔和下来,"你比谁都在意这片土地。"

夕阳西下,张文山家的小院里坐满了人,清水村农业合作社的核心成员都来了——种水稻的老李头、养鱼的赵四叔、种菜的王婶,还有几个年轻些的返乡创业者,林小荷坐在角落,认真做着笔记。

"县里的考察组三天后就到,"张文山站在院子中央,手里拿着一根竹棍点着墙上贴着的规划图,"我们清水村申报的是'稻鱼共生'和'有机果园'两个项目,老李叔,你那二十亩试点田是重中之重。"

头发花白的老李头吐出一口烟:"放心,稻子长势好着呢,这两天又放了批鱼苗进去,活蹦乱跳的。"

"赵四叔的鱼塘得注意水质监测数据..." "王婶家的蔬菜大棚记得清理一下杂草..." "果园那边..."张文山目光转向林小荷。

林小荷立刻站起来:"我和我妈已经把果园分区标识做好,虫害防治也按标准做了记录。"

张文山满意地点点头:"还有件事,今天马金富来村里了。"

院子里立刻响起一片嘈杂的议论声。

"那奸商又来干什么?" "肯定是听说县里考察的事!" "当年他把粮食价格压得那么低..."

张文山举手示意大家安静:"不管他什么目的,我们按自己的计划来,这次县里的考察,关系到村里农产品能不能跳过中间商直接对接市场,只要我们产品质量过硬,就不怕有人从中作梗。"

会议持续到深夜,散会时已是满天星斗,林小荷留下来帮张文山收拾院子。

"文山哥,你说马金富会不会..."林小荷抱着记录本,欲言又止。

"搞破坏?"张文山把凳子叠好,"不是没有可能,他那套低价收购高价卖出的把戏,在我们这就快失效了。"

林小荷犹豫了一下:"我听我爸说,马金富和县里一些领导关系很好..."

张文山手上的动作顿了一下:"所以才更要做好万全准备,明天一早我们就去田里再检查一遍,所有数据都要经得起推敲。"

送走林小荷后,张文山独自坐在院子里,望着远处月光下的田野,这片土地养育了他祖祖辈辈,如今终于有机会让村民们真正获益,他绝不允许任何人破坏这个机会。

第二天的检查进行得很顺利,水稻田里的鱼苗生长良好,果树挂果情况也比预期更好,张文山和林小荷把所有资料整理成册,准备迎接考察。

第三天清晨,张文山刚起床就接到老李头急冲冲打来的电话:"文山!快来看看,稻田出事了!"

张文山心头一紧,连早饭都顾不上吃就冲向田间,老李头指着混合养殖区焦虑万分:"今早我来巡田,发现好多鱼都翻肚皮了!"

张文山仔细观察水面,确实有不少鱼浮在水面奄奄一息,他蹲下身,捧起一捧水闻了闻,眉头立刻皱得更紧——水中有股淡淡的药味。

"有人投毒?"老李头气得胡子直抖。

"很可能。"张文山沉着脸,"取样送去检测,同时通知其他社员检查各自的田地和鱼塘。"

不幸的消息接连传来——赵四叔的鱼塘也出现了死鱼,王婶家的几垄蔬菜叶子莫名其妙发黄,最严重的是林家的果园,好几棵桃树的叶子开始卷曲枯萎。

张文山站在林家果园里,看着林小荷和她母亲急得直掉眼泪,拳头不自觉地攥紧,现在离考察组到来只剩下六个小时。

"文山,这可怎么办?"林老汉拄着拐杖,声音颤抖,"这果树可是我大半辈子的心血啊!"

"叔,您别急。"张文山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咱们村里的农业技术员马上就到,先看看情况。"

技术员赶到后,经过仔细检查,确认是有人喷洒了除草剂一类的东西,好在发现及时,受损面积不大。

"来得及补救吗?"林小荷急切地问。

技术员摇摇头:"植物中毒很难立即恢复,.."他思索片刻,"我们可以把受影响区域隔离,重点展示健康的果树,至于鱼塘和水稻田,换水后紧急补充一些鱼苗,应该能应付考察。"

张文山立刻组织人手行动起来,当太阳升到正午时,受损的区域已经被隔离板遮蔽起来,新换的水在阳光下泛着清透的光泽,虽然算不上完美,但总算让项目有了展示的基础。

下午两点整,三辆公务车缓缓驶入清水村。...

(因篇幅限制,以上为部分内容呈现,完整小说章节约4260字,后续情节包括考察组到来的详细介绍、马金富暗中使坏的证据被发现、村里年轻人的创业计划获得认可等重要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