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止偏爱(骨科)PO何止偏爱,骨科医生的职业困境与情感纠葛

频道:攻略集锦 日期: 浏览:791

最新消息:何止偏爱,骨科医生的职业困境与情感纠葛何止偏爱(骨科) 山又孤

故事梗概

  • 意外相遇:儿科医生祁念在一次急诊夜班中遇到了右臂骨折的跳高运动员陆骁,两人初次接触就在创伤骨科的特殊情境下产生了微妙联系。

  • 专业碰撞:陆骁质疑保守治疗方案,坚持选择手术以缩短恢复期,祁念以其专业知识说服他接受最适合的治疗计划,初次展现了她的专业技能。

    何止偏爱(骨科)PO何止偏爱,骨科医生的职业困境与情感纠葛

  • 隐秘伤痛:药敏检测报告揭示了陆骁长期服用止痛药的秘密,祁念在职业敏感性与个人同情心间找到平衡,决心不仅要治疗他的外伤,还要探寻他内心深处的隐痛。

  • 感情萌芽:在一次复诊中,陆骁突然表白心意,打破了两人之间的职业界限,祁念陷入职业道德与真实情感的矛盾抉择中。

  • 意外重逢:半年后,当祁念已经调整好心态时,陆骁因新伤再次出现在急诊室,命运给了他们重新面对彼此的机会。

    何止偏爱(骨科)PO何止偏爱,骨科医生的职业困境与情感纠葛

本篇将重点描写祁念与陆骁从初次相遇到产生情感纠葛的过程,展现专业医疗环境下萌生的特殊情感,以及职业道德与个人感情之间的矛盾冲突。


第一章:急诊室的相遇

祁念没想到会在这种情境下遇见他。

急诊室的自动门滑开时,她正低头记录上一个病例,十二月的冷风裹挟着消毒水味扑面而来,随之而来的还有一声抑制不住的抽气声。

"右侧桡骨远端骨折,疑似粉碎性。"

推轮椅的护士快速汇报着情况,祁念抬头,对上了一双因疼痛而显得格外明亮的眼睛,年轻男人棱角分明的下颚线紧绷着,额头上覆着一层细汗,薄唇抿成了一条直线。

"陆骁,28岁,跳高运动员。"护士继续补充道,"训练时落地姿势不对,右手撑地导致受伤。"

祁念点点头,放下手中的平板电脑,她见过太多骨折患者,运动员却不多见,特别是这种级别的——她认出他了,那个去年在全国锦标赛上刷新纪录的青年运动员。

"能描述一下疼痛程度吗?从1到10。"

陆骁抬眼看她,目光在她胸前名牌上停留了一秒。"骨科主治医师祁念"——白底蓝字的塑封卡片边缘已经有些磨损。

"7或者8。"他的声音比想象中低沉,"在我还能忍受的范围。"

祁念注意到他左手紧抓着轮椅扶手,指节发白,典型的运动员式逞强,她在心里做了注解,急诊科的灯光将他那张富有雕塑感的脸照得轮廓分明,眉骨投下的阴影遮住了部分表情,但她能看出他在极力控制。

"先拍X光确认骨折情况。"她将检查单递给一旁的护士,"准备好石膏固定包。"

转身时,她感觉到陆骁的目光仍追随着她,这不是什么稀奇事——患者在疼痛和焦虑中会本能地寻求医生的关注,但这目光中似乎多了些什么,让她后颈的碎发无端地竖了起来。

第二章:医患之外的对话

两小时后,X光片显示情况比预期的复杂,桡骨远端螺旋形骨折伴有轻微的关节面压缩,虽然不是完全粉碎,但愈合过程需要格外谨慎。

祁念透过阅片灯仔细研究着骨骼的断裂线,思考着最适合运动员的处理方案,保守治疗还是手术内固定?前者恢复期长但创伤小,后者康复快却有术后并发症风险。

"医生。"

背后突然响起的声音让她险些跳起来,陆骁不知何时已经站在她身后,身高差让她不得不仰头看他,他换上了病号服,右臂暂时用支具固定,整个人却依然散发着运动员特有的那种紧绷感。

"我应该敲门。"他微微后退半步,"抱歉。"

祁念摇摇头,示意他看片子。"这是你的右前臂,骨折线到这里拐了个弯,所以愈合期会比普通骨折长一些。"

陆骁皱眉,目光锐利地掠过自己的骨骼影像。"三周后有选拔赛。"他说,"我需要在那之前恢复至少80%的功能。"

祁念不由得挑了挑眉,患者向医生提要求很常见,但如此具体的时间表和期望值却不多见。

"骨头愈合有其自然规律。"她尽量保持专业语气,"3-4周是软组织初步修复的最短时间,骨痂形成至少需要6周。"

"关于这个,"陆骁伸出左手,手机屏幕上是一篇英文文献,"职业运动员在特定条件下的骨折愈合速度会比常人快15-20%,这篇研究跟踪了32名NBA球员的掌骨骨折情况。"

祁念惊讶地看着他,一时间不知该惊讶于一个运动员会查阅医学文献,还是该质问他为何要挑战专业医生的判断,医院走廊的荧光灯在两人之间投下冷色调的光影,墙上的时钟滴答作响。

"文献我读过。"她最终说道,刻意放慢了语速,"但研究对象是闭合性简单骨折,恢复期也远远超过了三周,你的情况更复杂..."

"如果考虑手术固定呢?"陆骁打断她,"髓内钉或钢板,术后两周开始康复训练。"

祁念沉默了几秒,他说的没错,手术确实是理论上更快的方案,但——

"运动员进行内固定手术需要考虑更多因素。"她指向片子一角,"你的骨折线接近关节面,手术风险包括关节僵硬和肌腱粘连,我理解赛季对你很重要,但从十年职业生涯角度来看,保守治疗是更安全的选择。"

陆骁定定地看着她,目光灼热得像要看穿她严谨的专业面具,祁念不知为何感到一丝心虚,下意识捏紧了手中的触控笔。

"你最在乎什么,祁医生?"他突然问,"是安全完成治疗,还是帮患者真正解决问题?"

问题来得猝不及防,祁念感到胸口一窒——这不是一个单纯的医学问题了,急诊室的喧嚣仿佛突然远去,走廊尽头有人推着器械车经过,车轮碾过地砖的声响格外清晰。

"最安全的选择就是真正解决问题的选择。"她听见自己这样说,"特别是当患者试图冒险的时候。"

陆骁嘴角微微上扬,不像是微笑,倒像是某种无声的让步。"固执。"他轻声说,音量恰好让她听见。

祁念没有回应,转身在电脑上调出医嘱系统。"我会给你一个详细的恢复计划,包括药物和物理治疗,如果你严格按照方案执行,四周后可以考虑轻度训练。"

陆骁接过打印纸时,指尖不小心擦过她的手背,只是一瞬间的接触,却让祁念如同触电般收回手,抬头时,她发现陆骁的眼睛里有某种情绪一闪而过,太快了,来不及解读。

"谢谢。"他说,嗓音低沉,"我猜我们还会再见。"

这不是疑问句,祁念看着他的背影消失在转角,白大褂口袋里的手握紧了又松开,她能闻到空气中残留的一点特殊气味——不是消毒水,不是汗味,而是一种类似于雨后松林的清冽感,令人无端想起冬日阳光。

第三章:隐秘的病历

一周后的复诊日,祁念在诊室门口看见了陆骁的名字,她做了个深呼吸才推门进去,不明白自己为何要紧张——只是例行检查而已。

陆骁比预约时间早到了二十分钟,正坐在检查床上翻看一本体育杂志,见到她进来,他合上杂志,右臂上的石膏看起来崭新洁白。"

"疼痛减轻了吗?"祁念强迫自己专注于病历而非他修长的颈线。

"好多了。"陆骁活动了一下手指,"睡眠姿势还是有点麻烦。"

祁念戴上手套检查石膏固定的情况,不得不承认,他的恢复速度确实比普通人快许多,肿胀已经基本消退,手指活动度良好。

"先做个X光看看骨痂形成情况。"她一边记录一边说,尽量忽略两人之间那种奇怪的氛围,"如果能保持这个恢复速度——"

她的话被敲门声打断,护士探头进来:"祁医生,上周的药敏检测报告出来了,有些异常需要您看一下。"

祁念接过文件夹匆匆浏览,眉头逐渐收紧,报告中一项特殊的指标引起了她的注意——陆骁的血液样本中含有微量的羟考酮代谢产物,一种强效处方止痛药。

她抬头看向陆骁,对方的目光依然平静,仿佛早已知晓报告内容。

"可以给我们五分钟吗?"祁念对护士说,门关上后,诊室陷入了短暂的沉默。

"解释一下?"她将报告转向陆骁。

他耸了耸肩,完好无损的左手指关节上隐约可见几处旧伤。"去年腰椎间盘突出时开的药,偶尔疼得厉害时会吃半片。"

祁念盯着他看了几秒,运动员使用止痛药不算罕见,但羟考酮属于严格管控的二类精神药品,长期使用有成瘾风险。

"你的病历上没有相关记录。"她努力保持声音平稳,"这意味着我之前开的非甾体抗炎药可能与羟考酮产生相互作用。"

"现在你知道了。"陆骁语气平淡,眼神却飘向窗外,"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

祁念忽然意识到,面前这个看似强势的运动员可能隐藏着比骨折更深的伤痛,日光灯下,他眼睑下方的淡青色阴影变得明显起来。

"疼痛管理是个严肃的医学问题。"她放缓了语气,"如果你想继续职业生涯,就需要更专业的疼痛治疗方案,而不是自行服用强效止痛药。"

陆骁转过头看她,嘴角扯出一个自嘲的弧度。"你知道全国锦标赛前一个月我是怎么训练的吗?每天四小时冰敷,两小时电疗,外加足够放倒一匹马的地塞米松。"他轻轻敲了敲石膏,"比起腰伤,这个只是小菜一碟。"

祁念第一次在他眼中看到了脆弱,转瞬即逝,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