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干群皇太后的小说垂帘听政,慈禧太后与顾命八大臣的权力博弈

频道:攻略集锦 日期: 浏览:493

最新消息:垂帘听政,慈禧太后与顾命八大臣的权力博弈大臣干群皇太后的小说h

故事梗概

  • 权力漩涡:咸丰帝驾崩后,朝堂陷入权力真空,八大臣以顾命身份掌权,而年轻皇太后慈禧则被排除在决策圈外,双方矛盾日益加深。

  • 初次交锋:慈禧在养心殿召见肃顺等大臣,试图参与朝政决策,却被肃顺以"后宫不得干政"为由公开羞辱,埋下仇恨种子。

  • 秘密联盟:慈禧暗中联络恭亲王奕䜣,在御花园密会达成政治同盟,决定联手对抗八大臣集团,夺回皇权。

  • 阴谋布局:奕䜣秘密调兵入京,慈禧则在宫内笼络太监总管安德海,双方为政变做周密准备,而八大臣对此浑然不觉。

  • 致命棋局:慈禧与奕䜣以对弈为掩护,在棋局中敲定政变细节,用黑子白子象征军事部署,暗示即将到来的风暴。

    大臣干群皇太后的小说垂帘听政,慈禧太后与顾命八大臣的权力博弈

在本次写作部分,我们将重点描写慈禧从被八大臣压制到暗中联合恭亲王准备政变的关键转折,特别是她如何在男性主导的政治环境中运用智慧谋求生存空间。

大臣干群皇太后的小说垂帘听政,慈禧太后与顾命八大臣的权力博弈


第一章 新寡的皇太后

咸丰十一年的盛夏,紫禁城笼罩在一片闷热之中,蝉鸣声从御花园的槐树上传来,搅得人心烦意乱,储秀宫内,慈禧——如今的圣母皇太后正襟危坐,手中攥着一份奏折,指甲几乎要嵌入锦缎封皮。

"肃顺他们真是越来越放肆了!"慈禧将奏折重重拍在案几上,震得茶盏叮当作响,跪在地上的宫女太监们大气不敢出,头垂得更低了。

大臣干群皇太后的小说垂帘听政,慈禧太后与顾命八大臣的权力博弈

安德海小心翼翼地上前:"主子息怒,太医说您刚生产完,不宜动气..."

"不宜动气?"慈禧冷笑一声,凤眼中寒光闪烁,"他们连先帝的遗诏都敢擅改,本宫如何不气?"她站起身,明黄色旗袍下微微隆起的小腹显示着她三个月前才为咸丰帝诞下皇子。

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慈安太后在宫女搀扶下匆匆进来:"妹妹,肃顺他们又在养心殿议事了,这次连知会都省了。"

慈禧的手指紧紧攥住衣角,指节发白,咸丰帝驾崩才二十七天,以肃顺为首的八位顾命大臣就已将朝政大权独揽,按照大清祖制,皇帝年幼时当由母后临朝听政,可这些"忠心耿耿"的大臣们却以"后宫不得干政"为由,将两位皇太后完全排除在决策之外。

"姐姐,"慈禧突然转身,眼中闪过一丝决绝,"咱们不能坐以待毙。"


第二章 养心殿的对峙

次日清晨,养心殿内肃穆庄严,八大臣分列两侧,肃顺站在最前方,正高声宣读着准备颁布的新政令。

殿门突然被推开,慈禧身着素服,在慈安陪同下径直走入,大殿内顿时鸦雀无声,众臣面面相觑。

"臣等参见两位皇太后。"肃顺最先反应过来,躬身行礼,语气中却透着明显的不悦。

慈禧缓步走向御座旁特意设置的屏风后——这是咸丰帝生前特许她听政的位置,她清晰记得,每当国家有大事,咸丰总会说:"兰儿(慈禧小名),你也来听听。"

"肃中堂,"慈禧的声音透过屏风传出,清晰而冷静,"本宫听闻你们要裁撤湘军?此事关系南疆安危,是否再议?"

肃顺脸上肌肉微微抽动:"回皇太后,此事已议定,湘军耗费钱粮甚巨,且曾国藩功高震主,不得不防。"

"曾国藩乃国之栋梁!"慈禧声音陡然提高,"平定太平天国全赖其力,此时裁军,岂不让将士寒心?"

肃顺冷笑一声:"皇太后深居后宫,恐不知兵事,臣等受先帝托付,自当以江山社稷为重。"

殿内气氛骤然紧张,其他大臣低着头,无人敢插话,慈禧从屏风缝隙中看到肃顺眼中毫不掩饰的轻蔑,胸口剧烈起伏。

"肃中堂,"她一字一顿道,"先帝遗命是由八位大臣'辅佐'幼主,而非'代替'幼主!本宫作为皇帝生母,难道连过问国事的资格都没有?"

肃顺不卑不亢:"祖宗家法,后宫不得干政,皇太后若有闲暇,不如多教导皇上读书习字。"

这句话如同一记耳光,慈禧脸色瞬间惨白,她猛地站起身,屏风被带得晃动不已。

"好一个祖宗家法!"慈禧怒极反笑,"肃顺,你莫要忘了,这江山姓爱新觉罗,不姓肃!"


第三章 御花园密谋

夜色如墨,御花园假山后的凉亭里,慈禧焦急地等待着,安德海在四周望风,不时发出夜莺般的哨声示警。

"六爷到!"安德海低声通报。

恭亲王奕䜣身着便装快步走来,他是咸丰帝的异母弟,因支持洋务运动被肃顺排挤,如今赋闲在家。

"给皇嫂请安。"奕䜣行礼时,慈禧注意到他腰间佩着一把西洋手枪。

"六爷不必多礼。"慈禧示意他坐下,"今日之事,想必你也听说了。"

奕䜣点头,眼中闪烁着愤怒的火光:"肃顺欺人太甚!今日他敢公然羞辱皇嫂,明日就敢废立幼主!"

慈禧轻轻摇着团扇:"本宫思来想去,唯有六爷能助我们母子渡过此劫。"

月光下,两人密谈许久,奕䜣在京郊有亲信部队,而慈禧则掌控着宫内侍卫,他们商定在咸丰帝百日祭时发动政变,届时八大臣必会齐聚热河行宫。

"肃顺他们握有先帝遗诏,"奕䜣皱眉道,"我们必须找到他们擅改诏书的证据。"

慈禧微微一笑,从袖中取出一封信:"这是先帝临终前写给本宫的密信,提到遗诏原本是允许两宫太后垂帘听政的。"

奕䜣眼中精光一闪:"有此物证,再加上朝中多数大臣对肃顺专权早已不满,大事可成!"

"还有一事,"慈禧压低声音,"本宫已命安德海暗中联络了曾国藩,只要他肯按兵不动,肃顺就调不动南方兵马。"

奕䜣露出钦佩之色:"皇嫂深谋远虑。.."他犹豫片刻,"事成之后,朝政当如何安排?"

夜风拂过,慈禧的声音轻却坚定:"自然是你我共同辅佐幼主,六爷主外,本宫主内,共保大清江山。"

两人相视一笑,举起茶杯轻轻相碰,月光下,这个看似脆弱的联盟即将撼动整个帝国的权力格局。


第四章 棋局中的杀机

接下来的日子里,慈禧表现得异常顺从,八大臣呈上的奏折,她一律批"依议";朝中人事任免,她也不再多言,肃顺等人渐渐放松警惕,以为这位年轻的皇太后终于认清了现实。

而在深宫中,一张无形的网正在收紧。

这日午后,奕䜣以向两宫太后请安为由入宫,在慈安太后的寝宫里,他与慈禧对坐弈棋,安德海在门外把守。

"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已到密云,"奕䜣落下一枚黑子,低声道,"只待信号便可入城。"

慈禧盯着棋盘,手指白子在某个位置点了点:"热河那边呢?"

"胜保将军已控制行宫守军,只等肃顺他们自投罗网。"奕䜣又下一子,形成围杀之势。

慈禧突然将一颗白子重重拍在棋盘中央:"那就在先帝百日祭日收网!"

棋子相击的清脆声响在寂静的殿内格外刺耳,奕䜣抬头,看到慈禧眼中燃烧着野心的火焰,不由心中一凛,这一刻,他仿佛看到了一个全新的慈禧——不再是那个需要保护的寡嫂,而是一个即将掌握帝国最高权力的统治者。

"六爷,"慈禧忽然莞尔一笑,恢复了那副温婉模样,"你说史书会如何记载这段往事?"

奕䜣沉吟片刻:"史书由胜利者书写。"

"不错。"慈禧轻轻拂乱棋局,"所以我们必须赢。"

殿外传来安德海的咳嗽声——有人靠近,奕䜣立即起身告辞,慈禧则快速收起棋盘上的特殊标记,换上一副慵懒神态。

当肃顺的心腹太监来探视时,只见两位皇太后正在悠闲地品茗闲聊,仿佛刚才的密谋从未发生过。


接下来故事可能会沿着这些方向发展

  • 西洋手枪:恭亲王佩戴的西洋手枪暗示他与外国势力有联系,为后续洋务运动及中外关系变化埋下伏笔

  • 特殊棋子:慈禧与奕䜣对弈时使用的特殊标记的棋子,将在政变时作为调兵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