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坐在木马的木棒上比赛,一场别开生面的校园创意大赛坐在木马的木马棒上面写作业
一场特殊的作文比赛
"请各位参赛选手就座,比赛即将开始。"随着主持人的宣布,二十多名学生依次走向教室中央那些造型奇特的木马,小心翼翼地跨坐上去,这不是普通的骑马比赛,而是我校首次举办的"坐在木马的木棒上比赛"创意作文大赛,参赛者需要在摇晃的木马上保持平衡的同时,完成一篇800字以上的现场作文。
这个别出心裁的比赛创意源于我校语文组的一次教研讨论,传统作文比赛往往让学生坐在安静的教室里,面对着空白的稿纸绞尽脑汁,老师们希望打破这种沉闷的模式,创造一种能够激发学生即兴创作能力和应变能力的比赛形式。"坐在木马上的写作"应运而生,它要求学生克服身体的不稳定因素,在这种特殊状态下保持思维清晰,组织语言流畅。
比赛现场:摇晃中的创作
比赛现场布置得既简单又富有童趣,教室中央整齐排列着二十多匹色彩鲜艳的木马,每匹木马下面都有一个弧形的木棒底座,可以前后摇晃,木马的高度经过精心调整,既不会让高年级学生觉得幼稚,也不会让低年级学生感到吃力,每个参赛位置都配备了可以固定在木马上的小桌板,上面放着作文纸和笔。
"比赛时间为60分钟,主题将在比赛开始时公布。"主持人宣布规则时,我看到不少参赛选手脸上露出紧张的神情,他们必须一手扶着木马,一手执笔写作,同时还要保持身体平衡不被晃下去,这种多任务处理能力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挑战。
随着"比赛开始"的口令,主题揭晓了——《平衡的艺术》,这既是对参赛者此刻身体状态的描述,也是对人生哲理的一种隐喻,我看到有选手差点从木马上摔下来,但很快调整姿势重新投入写作;有的则找到了稳定的节奏,随着木马的轻微摇晃而律动,仿佛与木马融为一体。
创意背后的教育理念
"坐在木马的木棒上比赛"看似荒诞不经,实则蕴含深刻的教育理念,我校语文教研组组长李老师在赛后采访中表示:"传统的写作教育过分强调静态环境下的语言组织能力,却忽视了现实生活中写作往往是在各种干扰和压力下进行的,这次比赛就是要模拟这种真实情境。"
心理学家王教授分析说:"当人的身体处于不稳定状态时,大脑会分泌更多的神经递质来保持平衡,这种生理反应反而可能激发创造力,许多作家都有踱步写作的习惯,某种程度上与我们的木马写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比赛评委之一、著名儿童文学作家张老师分享了他的观察:"今天我看到了一些平时作文成绩中等的学生写出了令人惊艳的文字,当身体处于运动状态时,思维似乎也更活跃了,他们摆脱了写作的条条框框,表达更加自由流畅。"
参赛者的独特体验
高二(3)班的王明同学是本次比赛的一等奖获得者,他分享道:"刚开始我完全无法集中注意力,每写几个字就要停下来调整平衡,但大约十分钟后,我找到了节奏——让木马的摇晃与我的呼吸同步,突然间写作变得异常流畅,文字像从摇晃中自然流淌出来一样。"
初一(2)班的李小花同学则描述了不同的体验:"摇晃的木马让我想起了小时候,那种无忧无虑的感觉让我的作文充满了童真和想象力,我写的是如何在成长道路上保持童心这个平衡,很多比喻和例子都是在木马上想到的。"
令人意外的是,几位平时作文成绩优异的同学在这次比赛中表现平平,高三(1)班的学霸张强坦言:"我太想保持平衡了,结果把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了不摔下来这件事上,文章写得支离破碎,这让我意识到,有时候过分追求稳定反而会束缚创造力。"
评委眼中的优秀作品
评委会从创意性、思想深度、语言表达和完成度四个维度对参赛作品进行评分,获得高分的作品往往能将身体的平衡体验巧妙转化为文字中的思想平衡。
一等奖作品《摇晃中的生命律动》以木马的物理平衡为切入点,探讨了现代人在快节奏生活中如何寻找内心的平衡点,既有哲学思考又不失生活气息,评委特别赞赏作者将木马摇晃的节奏感融入文章结构的设计。
二等奖作品《不完美中的完美》则从另一个角度切入,作者记录了自己几次差点摔下木马又调整回来的过程,引申出"人生的美丽往往存在于对不平衡的调整过程中"这一观点,富有哲理而不说教。
最具创意奖授予了初二年级一位同学写的《木马上的奇幻之旅》,她用诗意的语言将木马的摇晃想象成穿越不同时空的交通工具,每一段摇晃都带她进入一个新的想象世界,展现了惊人的想象力。
比赛的教育启示
这场别开生面的作文比赛给我们的教育实践带来了诸多启示,它证明了学习环境的设计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影响,适当打破常规的学习场景,能够激活学生不同方面的潜能。
比赛展示了跨感官学习的重要性,传统写作只调动视觉和思维,而木马写作还加入了前庭觉和本体感的刺激,这种多感官参与可能为创造性思维开辟新路径。
最重要的是,比赛揭示了一个教育真谛:真正的能力是在不稳定中求稳定,在变化中保持核心,这种能力远比在温室条件下培养出的"优秀"更为珍贵。
家长与社会的反响
比赛的消息传出后,在家长和社会各界引起了热烈讨论,大多数家长对这种创新形式表示支持,一位家长在社交媒体上留言:"看到孩子们笑着从赛场出来,就知道这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一次快乐的学习体验。"
教育专家赵教授在评论文章中写道:"'木马作文'的可贵之处在于它打破了我们对'严肃学习'的刻板印象,证明了学习可以是有趣的、动态的、全身心参与的,这应该是未来教育的一个方向。"
也有少数质疑的声音,担心这种形式过于注重噱头而忽视了写作的本质,对此,主办方回应:"形式创新是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内容创作,从比赛结果看,这种形式确实激发了许多常规环境下难以出现的优秀作品。"
比赛的未来展望
鉴于首届比赛的成功,学校计划将"坐在木马的木棒上比赛"打造成年度特色活动,并考虑将其扩展到其他学科,目前正在酝酿的创意包括"单脚站立解数学题"、"转椅上背诵古诗"等系列挑战。
教研组还计划开发一套"动态学习"课程体系,将适度的身体活动融入传统课堂教学中,初步研究显示,这种教学方式特别有利于ADHD学生的注意力集中。
教育科技公司也已关注到这个创新实践,开始研发相应的智能摇摆座椅产品,希望能将"木马写作"的理念推广到更多学校,一位产品经理透露:"我们正在测试的座椅可以记录使用者的摇晃频率和创作产出,寻找最佳创作节奏的数据支持。"
在摇晃中寻找平衡的美
"坐在木马的木棒上比赛"以其独特的形式告诉我们:写作不是凝固在纸面上的死板文字,而是活生生的思想流动;教育不应是将学生固定在座位上的束缚,而是帮助他们找到自己节奏的引导。
当那些年轻的身影在木马上摇晃着、思考着、书写着,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比赛,更是教育可能性的生动展示,也许,最好的平衡不是静止不动,而是在运动中不断调整;最美的文字不是在安稳中雕琢,而是在律动中自然流淌。
这场小小的比赛,就像那些摇晃的木马一样,轻轻撼动着我们对教育和写作的传统认知,为我们打开了一扇充满可能性的窗户,谁知道下一次,又会有什么样的创意比赛让我们眼前一亮呢?